精选热点
香港永居申请小窍门
近年来不少人通过读书、专才、优才等计划赴港定居。根据香港的规定,他们如果想要申请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,必须符合《入境条例》的相关规定,并且连续通常居住于香港不少于七年。那么问题来了,“连续通常居住" 是什么意思 ?如果不在香港常住,7年后是否能拿香港永久身份证?

 

从字面上看," 连续通常居住于香港 " 与 " 必须只能居住于香港 " 意思截然不同,这意味着申请人是可以离港的。也就是说,香港 "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" 所要求的 " 通常居住 ",是指申请人应以在香港生活为中心,但是对于申请者在港居留时间长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制,这样的灵活性事实上给予了申请者一定的自由。

 

根据香港入境条例第2(6)条,香港入境处在审核 “ 通常居住 " 主要的考虑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、申请者不在香港的原因

2、在香港是否有惯性住所

3、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在香港居住 ( 包括配偶及子女 )

4、是否受僱于以香港为基地的公司

5、是否有合理收入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

6、是否合法、按时报税 

 

以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为例:

优才计划的签证年限发放为 2-3-3模式 ( 即 2 年 +3 年 +3 年 ) 。也就是在成为香港的永久居民之前,需要办理三次签证。第一次逗留签证可凭申请成功后,入境处发放给主申请人的《原则上批准通知书》办理为期两年的逗留签证。此外的,剩下两次香港优才计划续签都必须符合香港的《入境条例》的香港条件方可办理。

 

而有的居民获得 "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" 的批准后,又无法长期在港定居,在申请续签的时候,有可能就会因为不符合香港的《入境条例》而被拒签。

 

那么这类人士如何让香港入境处信服自己确实是 " 通常居住于香港 "呢?根据上面6点关于" 通常居住 " 的考虑因素,提供以下资料即可:

1、子女在港就读证明 ( 成绩单、学生手册等 )

2、惯性住所的通讯住址 ( 自购或租赁住址皆可 )

3、在港购买车辆、上牌及香港驾照证明

4、香港手机在香港电话网络的入网证明

5、公用单据 ( 水电费、煤气费、电话费、网络费等 )

6、金融机构单据 ( 银行月结单等 )

7、香港信用卡及按时还款记录证明

8、在港购买保险的相关证明

9、社群服务 ( 慈善集团、商会、私人会籍等 )

10、香港公司委派僱员于外地工作的相关证明

11、聘请专业人士证明 ( 家庭医生、律师、会计师等)